The WWF is run at a local level by the following offices...
- WWF Global
- Adria
- Argentina
- Armenia
- AsiaPacific
- Australia
- Austria
- Azerbaijan
- Belgium
- Bhutan
- Bolivia
- Borneo
- Brazil
- Bulgaria
- Cambodia
- Cameroon
- Canada
- Caucasus
- Central African Republic
- Central America
- Chile
- China
- Colombia
- Croatia
- Democratic Republic of the Congo
- Denmark
- Ecuador
- European Policy Office
- Finland
赤門海峽及吐露港
© Kelvin Yuen
保育價值
吐露港海灣孕育了多樣物種,赤洲和海下灣則蘊含60%本地石珊瑚品種,並擁有超過153種魚類,當中包括非常稀有、瀕危及具市場價值的紅斑。吐露港的紅樹林群落,為香港東面水域中最大。汀角和附近的龍尾錄得超過300種海洋物種,蘊含豐富生物多樣性,包括最新發現、香港獨有的汀角攀樹蟹、以及易危的管海馬和五種海星品種。內海地區對於支持常居和迴游物種非常重要,而深涌則是受保護的白腹海鵰的築巢地點。其中幾個地點早前已被劃定為有優先保育價值。政府曾建議將吐露港劃為漁業保護區。
威脅
東部和南部的海岸線經已完全被填平。由於吐露港是個半封閉的海灣,水流緩慢,導致家居及工業污水積聚。吐露港是全港最常出現紅潮的地方,紅潮令海水缺氧,造成嚴重的生態和經濟損失。頻密的捕撈活動亦增加了幼魚、蟹類、海膽、海參、雙殼貝類和腹足綱軟體動物的壓力。吐露港內灣和外島是遠足、潛水、浮潛和划艇的熱點。周末期間常有數以百計的遊客掘蜆,干擾生態。岸邊及水底均存在海洋垃圾問題。
建議保育措施
●將吐露港劃為海岸保護區,並將最少30%水域劃為禁捕區
●制訂休閒活動守則,並劃定保育管理區(如汀角),只可在區域外進行受規管的掘蜆活動
●提供公共設施如增設教育中心及展板以吸引遊人
●實施一個紀錄系統以收集捕魚資料,並禁止三層刺網和蛇籠等非選擇性捕魚方式,在漁業保護區周邊範圍(如500米內)禁止放生活動
●與學界、漁民、當地社區、村領袖和非政府組織合作,採取共同管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