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eil Fifer

黑臉琵鷺

背景

黑臉琵鷺是大型涉禽,身上長滿白色羽飾,鳥喙形狀獨特,成匙狀,又似琵琶,臉呈黑色,皮膚裸露,因而得名。體長約76厘米,約重一公斤。

黑臉琵鷺在3月至9月期間,只於南北韓西部海岸至中國遼寧省之間的小島上繁殖。當中以限制人類進入的南北韓休戰區是最大和最成功的繁殖區。

黑臉琵鷺在冬天南遷至越冬地,已確認的越冬地包括中國大陸、日本、南韓、台灣、香港、澳門、越南、泰國和菲律賓的沿岸地區。其中台灣和珠三角區(米埔后海灣、福田自然保護區和澳門)是黑臉琵鷺的主要越冬地,越冬種群佔全球總群超過六成。
 
© John and Jemi Holmes
黑臉琵鷺
© John and Jemi Holmes

威脅及行動

黑臉琵鷺主要以沿岸淺水地帶的魚蝦為食糧。東亞大部份的沿岸地區承受稠密人口及工農業活動帶來的重大壓力,導致生境地破壞及污染。台灣的曾文溪口正面臨重要的工業計劃威脅,而香港后海灣所承受的壓力也逐漸增加。

黑臉琵鷺只在東亞地區出沒,全球數量估計約3,941隻,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紅色名錄》列為「瀕危」物種。每一年,只有約30對黑臉琵鷺繁殖。

全球數目稀少,黑臉琵鷺容易面臨絕種威脅。要繼續生存,牠們的主要繁殖地必須得到長久保護、越冬範圍內的沿岸濕地不受污染,兼備大量食物,以及避免致命的疾病或感染。

每年在港越冬的黑臉琵鷺,平均佔全球總數兩成。米埔基圍是黑臉琵鷺的核心棲息地區,供牠們停棲和覓食。對此,世界自然基金會責任重大,負責管理米埔,為黑臉琵琶維持棲息地。
 
© John and Jemi Holmes
黑臉琵鷺
© John and Jemi Hol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