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amson So

本會工作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已採取下列措施,保護香港及珠江河口的中華白海豚

建議採取的政策
  1. 本會建議政府與中國內地作跨境合作,保育中華白海豚,並制定跨境的保育計劃,與鄰近負責的當局,合作管理珠江河口整個地區。
  2. 本會要求政府,盡快落實在大嶼山西南部及大小鴉洲,增設海岸公園。政府早於2002年已建議增設海岸公園,以保護海豚重要生境。我們亦監察大小磨刀洲增闢成海岸公園的進度;增闢大小磨刀洲海岸公園的建議,是政府就興建港珠澳大橋造成的生態影響的補償方案
  3. 促請政府檢討現行的環境影響評估制度,確保累積影響會計算在評估內,並要求基建工程項目倡議者,處理對擾亂海豚生境地帶來的影響。
  4. 政府應為香港西部海域制定綜合性環境策略評估,確保發展項目要避開環境敏感地區,如中華白海豚的生境,及需保護物種如馬蹄蟹、海草床等的生境。
  5. 透過「拯救海洋大行動」(Save Our Seas),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漁業管理,讓海洋裡的哺乳動物有更多食物供應。
 
© Lindsay Porter / WWF-Hong Kong
中華白海豚
© Lindsay Porter / WWF-Hong Kong
減低發展項目對海洋生態的影響
  1. 提供意見及建議,指出項目對環境的潛在影響,並提供避免、減少、紓緩影響的最佳方法,令海豚生境受影響的程度減至最低。
  2. 爭取並確保發展項目對環境敏感地區的累積影響,減至最低。
  3. 如有大型基建進行,策劃行動以爭取加強海豚的保育力度。
科學研究及研討會
2008年,本會與鯨豚保護協會合作,舉行了「鯨豚專家研討會-十年的中華白海豚管理計劃,保育措施及保護立法」,邀請了國際知名的中華白海豚專家進行研討會,審閱所蒐集的關於該種群的各種信息,對海豚的生物學知識發展階段和面臨的威脅予以估計,並詳細制定了未來研究方向。

研討會上,該專家小組提出了25項建議,是本會中華白海豚保育工作的重要參考意見,本會將以此制定一套以科學為基礎的跨境中華白海豚管理計劃,並貫徹實施。專家小組其中的建議部分已完成工作或正進行中,本會於2010年在南中國海進行的中華白海豚研究。

自2010年初,本會與內地的南海水產研究所及國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在南中國海進行為期1年的中華白海豚研究。研究在船上進行,旨在了解中華白海豚在珠江河口西部的分佈、數量及生境習慣,並訪問漁民,收集中華白海豚由珠江河口至廈門的相關資料。研究結果將有助制定保育管理政策。

 關於歐珀萊贊助之「中華白海豚保護項目」
 
©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汕頭水域的中華白海豚
© Third Institute of Oceanography

成功個案

反對在大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站計劃 (No go at Soko) — 2006年,中華電力宣佈計劃在大鴉洲南部興建液化天然氣接收站,而該處正是中華白海豚其中一個最常出沒的生境。

世界自然基金會與香港政府多番周旋,更推出反對在大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站計劃的大規模公眾行動,增加公眾對事件的關注。在環評報告的公眾諮詢期內,本會收集到逾20,000個簽名支持請願行動。結果在2008年9月,中電宣布放棄在大小鴉洲興建天然氣接收站的計劃。
 
© WWF-Hong Kong
反對在大鴉洲興建液化天然氣站計劃
© WWF-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