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搜索什麼?

合作項目
© WWF-Hong Kong

米埔的濕地管理經驗一直被其他地方借鑒。透過指導和協助中國內地的重要濕地制定管理策略、恢復鳥類生境和開展社區共管及環境教育工作,這些重要濕地的管理水平有所提升。本會期望透過與不同保護區合作,為中國內地更多濕地建立良好的保育模式。

2017 – 2022 河北灤南南堡濕地保育項目

灤南濕地位於渤海灣北岸,是350,000隻遷徙水鳥用作休息及補給的重要停歇地之一,也是紅腹濱鷸(Calidris canutus)北遷時最重要的地點。不過,灤南濕地一直沒受法律保護,所以WWF、保爾森基金會、河北省林草廳(前河北省林業廳)和灤南縣人民政府共同在灤南濕地開展保育項目。
 
項目成果:
 
  1. 河北灤南南堡嘴東省級濕地公園在2020年10月正式成立;
  2. ​成功治理天然灘塗上的外來入侵植物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 ,令其繼續成為遷徙水鳥尤其是鴴鷸類的重要覓食地;
  3. 通過舉辦不同的能力建設活動,提升了超過100位政府人員對水鳥及其棲息地的認識;
  4. 生物多樣性環境影響評估確認了海鹽生產是灤南南堡濕地裡最明智使用濕地的方法。同時,鹽田內的對蝦養殖產業亦最有可能獲得水產養殖管理委員會(Aquaculture Stewardship Council, ASC)的認證;
  5. 為濕地公園建立了以「人與鳥類在共同食源地和諧共生」為主題的解說系統。
 
 
© Fion Cheung / WWF-Hong Kong
以「人與鳥類在共同食源地和諧共生」為主題的濕地公園導覽圖 

2012-2017 福建閩江河口濕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作為東亞—澳大拉西亞遷飛路線的中途站,閩江河口濕地是超過5萬隻水鳥的家,當中包括14種全球受脅鳥種如屬極度瀕危品種的中華鳳頭燕鷗 (Thalasseus bernsteini) 和勺咀鷸 (Eurynorhynchus pygmeus)。
 
本會一直為閩江口保護區提供不同的管理指引及支援,包括濕地管理、濕地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以及教育項目。

了解更多
 
© WWF-Hong Kong
接受過環境教育培訓的保護區工作人員已可以自己組織宣教工作

2006-2012 廣東海豐鳥類省級自然保護區

該地為超過2萬隻遷徙水鳥的越冬點,包括罕有的卷羽鵜鶘 (Pelecanus crispus)、紫水雞 (Porphyrio porphyrio)、小青腳鷸 (Tringa guttifer)和黑臉琵鷺 (Platalea minor)。

項目成果:
 
  1. 2009年1月的水鳥數目錄得超過60,000隻
  2. 證明傳統基圍的水產養殖方法更有利可圖,令當地養殖戶願意保留讓水鳥受惠的傳統養殖方法
  3. 來自當地六間夥伴學校的超過3,400名學生參與項目的教育活動
  4. 海豐濕地於2008年2月2日被列入為國際重要濕地
     
© 廣東省林業局
海豐的基圍是黑臉琵鷺的重要覓食地

2005-2010 福建漳江口紅樹林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漳江口保護區的天然紅樹林面積為福建省最大,具豐富的生物多樣性。
 
項目成果:
 
  1. 潮漲棲息地的修建令水鳥數目增加12倍;
  2. 通過吸引當地人從蟶子的灘塗養殖改為池塘養殖以及引進毒性較低的殺蟲劑,減少灘塗養殖對水鳥的負面影響;
  3. 於11所當地學校舉辦教育活動,超過3,600名師生參與,及
  4. 保護區於2008年2月2日被列入為國際重要濕地
© WWF-Hong Kong
位於保護區的潮漲棲息地